第198章 被抛弃在路边的何怀秦(1/2)

作品:《重回七零,偷偷跟前夫他哥领了证

4月29日周日放假。

秦姝玉一大早就换了身干练的白衬衣,黑裤子,出发去报社跟虞宣汇合。

虞宣要写一篇关于海城玻璃厂劳模的新闻报道,刊登在五一当天的报纸上,因此跟对方约了今天见面。

秦姝玉跟着她去混个脸熟,顺便借她的面子看能不能跟玻璃厂的领导牵个线。

因为现在的厂子都是国营的,统销统购,生产销售都有计划委员会来安排,所以玻璃厂也没有销售任务和目标,对秦姝玉这样的个人客户自然是爱搭不理的。

没个熟人,她连领导都见不到。

海城玻璃厂在城北偏郊区的地方,距报社和财大都比较远,一路要转三趟车,太麻烦也耗时了,所以虞宣和秦姝玉骑了自行车过去。

接待他们的是办公室主任郑国良同志,旁边的是玻璃厂的劳模兼技术骨干周玉春,一名在海城玻璃厂工作了快二十年的技术骨干。

简单寒暄后,虞宣拿出采访本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采访周玉春。

看得出来,事前她应该做了不少工作,对周玉春在厂里做出的几次重大贡献如数家珍。

不过周玉春最大的贡献是曾参与浮法玻璃技术的研究,并将组织在海城建设浮法玻璃生产线。

秦姝玉对玻璃技术一窍不通,只通过他们的谈话隐约知道该技术是英国一家公司在六十年代发明的,但因为技术封锁,国内无法引进,所以组织了上千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团队攻克了该项技术的难关。

由于浮法玻璃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接触任何固体表面,所以不会产生波纹和划痕,表面光滑平整,透明度高,没有明显的瑕疵,更适合做成高端玻璃。

因此这一生产线的建设对海城玻璃厂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出成绩的地方,光这个话题就讲了半个小时。

采访结束,虞宣给钢笔盖上笔帽,微笑着说:“郑主任,这位是我朋友秦姝玉,目前在海城财经大学念大二,她想求购一批玻璃片不知方不方便。”

秦姝玉立马递上了带着“红旗公社辣椒酱厂”印章的采购单递给郑主任,顺便给自己再套上一层身份:“郑主任您好,我是代表宝泽县下面的红旗公社辣椒酱厂向贵厂签订一批玻璃瓶订购合同,劳烦您帮帮忙。”

郑国良接过采购单,先看下面红色的印章:“‘红旗公社辣椒酱厂’,是个队办企业吧?”

“对,宝泽县盛产辣椒,产量极高,有时候夏天收购不过来有些会坏在地里,红旗公社的书记为了增加社员的收入,因此组织成立了这个辣椒酱厂,正好我跟他们有点亲戚关系,他们就委托我帮忙采购一批玻璃瓶子。”秦姝玉绝口不提自己跟红旗公社的合作,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好心的第三方上。

毕竟出门在外嘛,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哪个有利披哪个。

大学生、帮扶公社社员好心人,在这时候就比个体户的身份更有用。

郑国良看了一下采购清单,今年先后两次订购一万只玻璃瓶,这样的小还分两批次的单子他们厂是看不上的。

不过眼前这两个年轻女人,一个是日报记者,一个大学生,都是有身份有前途的人,就当顺手结个善缘吧。

郑国良放下采购单:“虞记者,秦同学如此热心助人,实令人佩服,我们玻璃厂也责无旁贷,这事我帮你们办了,就按照采购单上的日期吧,第一批玻璃瓶子6月20号交付,第二批8月1号,价格四毛钱一个。”

这个价格多少他说了也不算的,因为这是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价格,厂里都没权擅自改。

当然,也有空子钻,比如残次品,那又是另外的价格的,但一般人可拿不到,至少目前的秦姝玉是拿不到的。

一万个玻璃瓶就得四千块,后世批发的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七零,偷偷跟前夫他哥领了证 最新章节第198章 被抛弃在路边的何怀秦,网址:https://www.xbqg66.com/425_425835/199.html